“在*委*府的帮扶下,我通过种植大棚蔬菜很快就脱贫了。现在,我加入了中国共产*,要把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教给更多的父老乡亲,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百姓宣讲会上,宋家镇白家村村民韩秀清向大家分享自己脱贫的故事。
韩秀清家是省定贫困户,她的丈夫高位截瘫,两个未成年的女儿还在上学,多年来,生活一直困难。年夏天,宋家镇*委*府帮助韩秀清到镇上的扶贫项目——鑫钲农场务工。鑫钲农场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将两个大棚承包给了她,承包资金由镇*府工作人员帮助寻找爱心企业垫付。年底,韩秀清两个大棚的西红柿丰收了,不仅还清了爱心企业垫付的承包金,还收入1万余元,实现了脱贫。如今,韩秀清不仅变成种菜能手,还成为一名基层宣讲员,入了*。
韩秀清的脱贫经历是陵城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针对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迎难而上、创新工作、精准施策。目前,全区62个省定扶贫重点村全部实现摘帽,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无返贫人口。
“最符合实际的办法,才是扶贫好办法”
临齐街道五李社区的陈付秋夫妇都患有疾病,长年需要打针吃药,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非常困难。街道*工委、办事处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脱贫方案。现在,陈付秋不仅每年能领取多元的扶贫分红,还在社区蔬菜合作社找到了一份轻松的零工,一个月收入多元,全年增加收入多元,实现脱贫。
“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很多,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帮助他们找到脱贫之路。最符合实际的办法,才是好办法。”陵城区委书记马常春说。
该区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各村各户,通过入户调查、精细算账、民主评议和“两公示一公告”等程序,精准识别省定扶贫重点村(社区)、省定贫困户、市定标准贫困户。针对80%以上贫困户属于因病因残致贫的实际情况,该区创新实施“村级公益扶贫周转房”、慢性病扶贫保险、“村级扶贫专岗”和“扶贫车间”、扶贫资产确权等十项工作,从根源上解决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
“身体不舒服,给签约医生打个电话。医院诊疗,诊疗费和药费还能通过‘扶贫特惠保’报销,真是太好了。”谈到这些便利,神头镇前屯村贫困户张恩惠喜不自禁。
年,该区创新推出扶贫特惠保险,防止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将患病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民*救助纳入统筹报销的基础上,把为贫困人口投保的大病和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一并纳入扶贫特惠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增强保险保障力度。
区扶贫办还联合区卫健局梳理了慢性病种,参照纳入健康扶贫的93种疾病,根据贫困人口实际患病情况,将白血病、癌症、脑血管病、关节病等10种大病和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症等12种慢性病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对符合保障范围、需要长期服药或经常性门诊治疗的门诊医疗个人承担费用,年度内超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80%的比例给予补偿。
“只要群众脱贫了,再苦再累也值得”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扶贫就积淀多少真情。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洒满了*员干部的汗水。
“申书记,我一会儿就到村里了,先看看村口防疫卡点值班值守情况,咱们再一起去两个贫困户家中看一下。”今年3月8日上午8点50分,徽王庄镇徽王管区书记李洪明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自己开着私家车去申家湾村开展工作。因大雾看不清路况,他与村*支部书记申书太通完电话后,开车不慎驶入2米多深的河水中,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28岁。而就在前一天,他刚出生的儿子过“小满月”,他还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竟没能回家一趟。
去年冬天,他帮包官道孙村一贫困老人。老人家里养着鸭、鹅等家禽,满院子跑,动物粪便满地。李洪明利用周末到老汉家中,用围栏圈起牲畜,打扫干净屋子和庭院,使老人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很多。老人高兴地闭不上嘴,逢人就夸*的干部好。
李洪明用生命谱写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奉献之歌,被追授“全区优秀共产*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在陵城区,像李洪明一样心系百姓、默默奉献的扶贫干部比比皆是。
糜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委委员王秀芹年12月被确疹为甲状腺癌,在医院手术后,医生让她休养一个半月,而她出院10天就主动跑到了工作岗位上。她天天加班加点,离家仅一里路,却一个月仅回家一两次。丈夫不放心,有次半夜找到单位,看到她办公室里亮着灯,正在加班整理档案材料,当场感动得流下眼泪。“不回家,早上能早起一会儿,多干些活儿。群众脱贫了,再苦再累也值得。”朴实的话语里透出的是认真、实干、负责。
临齐街道成立了一支由“85后”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青年突击队,目前已发展到45人。成员们走村入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围绕“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迅速集合、冲锋在前,短周期、强突击,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侯家村贫困户张克福对村里人抱有“敌意”,谁都进不了他的家门,而青年突击队员们经常为他打扫院子、收拾屋子,成了他最近的亲人。
“扶贫工作中苦点累点不算什么,我们在基层接了‘地气’、长了‘才气’、蓄了‘底气’,这才是最大的收获。”青年突击队员杨文月发自内心地说。
“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了,并不是结束了”
“上个月,村里贫困户来厂里干活,领到工资1万多元。”山东鸿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益介绍。作为陵城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参与企业,该公司与贫困村——边临镇东张村签订长期就业协议,优先为符合条件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去年以来,陵城区创新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引导辖区内重点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帮助重点村开发特色资源、培育主导产业、增加集体收入,帮助贫困户就业创业增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目前,该区个企业已经和个扶贫工作重点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捐赠帮扶等多种形式,巩固贫困村脱贫摘帽成果。
“今年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了,并不是结束了。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新增贫困人口和脱贫群众再次返贫。”陵城区副区长、扶贫办主任刘凤霞说。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让脱贫群众有稳定收入?该区突出产业扶贫,使贫困群众持续享受项目收益。通过培育和发展能够持续发挥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推动扶贫项目由小散弱向适度规模转变,提高质量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工作中,重点注重扶贫资金项目资金安全、项目监管和项目收益分配,确保建成扶贫项目管理规范,带动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明显,使贫困群众持续稳定享受产业扶贫项目的分红收益。
同时,该区健全完善返贫预警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深化完善返贫预警机制,突出做好防范因病因灾出现的临时性、突发性、支出型新致贫或返贫人口管理,对已脱贫享受*策的贫困户,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落实各项帮扶*策,确保脱贫持续稳定;对因病因灾发现的新致贫户和返贫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扶措施,即建立“即时出现、即时帮扶”工作机制,因户施策,解决脱贫实际问题,确保了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该区还积极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区扶贫办积极配合民*、医保、社保等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有效提升救助服务信息化、便民化、精准化水平,确保全区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切实织密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区委、区*府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重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观念衔接、规划衔接和*策衔接,促进相关*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统筹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救助等问题。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群众稳步持续增收,脱贫群众“零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