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群里私下里聊天时,爸妈们总免不了抱怨自家孩子没有“定力”。尤其是疫情期间上网课,如果没有人监督直接开两倍速,40分钟的课上20分钟。有时候一眼不看,随手就打开了游戏。
也有家长说,孩子就是要练定力。有位妈妈为了让孩子拥有意志力,不但制定了详细的每天计划,还辞去工作每天监督,希望借此能让女儿学会“自控”。那么自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自控力训练有用么?为什么有的孩子自觉主动,有的孩子推一下走一步?下面这个斯坦福大学进行的试验,或许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角。
曲奇胡萝卜实验揭示意志力秘密
由于经常将意志力理解成像是跑跳、投篮之类支配行动的力量,许多父母会觉得,孩子没有自控力,就是因为他们不去尝试控制自己。如果我们用父母权威,让他们习惯按照规则自律的生活,是不是他们就能习惯了呢?
但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RoyBaumeister设计的一个试验,却为我们揭示了“自控力”的真相。在这个实验中,科学家将分成两组的志愿者带到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放着一盘好吃的曲奇饼和一盘难吃的胡萝卜。
其中一组志愿者想吃什么吃什么,另一组志愿者只能吃胡萝卜。也就是说他们必须靠意志力,去抵御想吃胡萝卜的欲望。
接着科学家让着两组被测试者都去做一道非常难的几何题。上一个实验中可以随便吃的那组人花了更长的时间去解决这道难题,而动用意志力去抵抗曲奇饼干诱惑的人,则很快的放弃了。
由此科学家提出了假设,一个人用意志力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一种有限资源。是会被消耗殆尽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学校紧绷了一天的孩子,回到家以后会更放纵自己看电视玩游戏。
自控力是有限资源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RobertSapolsky认为,现代人大脑里前额皮质的主要作用是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
曾经有位2岁孩子的妈妈向我询问,怎么能让孩子更有自控力呢?给他买了蛋糕,说好了午睡起来再吃。他却控制不住自己,偷偷爬上柜子打开去吃。我只能告诉她,你要等孩子长大点才行。
事实上,我们人类的用来自我控制的“意志力”是大脑中前额叶皮质进化的结果。在前额叶皮质中,有三个区域分别掌管我们的三种想法:我不要、我要做和我想要。位于上部的两个区域决定了我们的行动,而“我想要”的力量则会帮我们抵御诱惑。
如果把前额叶皮质的在抵御诱惑,控制自我中产生的作用,比做是一只拉着你不去玩游戏的手,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意志力是有限资源:拉久了肌肉会酸疼,而且如果诱惑太多,前额叶皮质也无法兼顾那么多的任务。
在帮助哥哥坚持练琴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如果同一段时间,既要求他弹到足够的时长。又要求他每晚抵御喜欢的电视剧诱惑,去完成课外习题。哥哥在睡前就很难放下平板电脑,准点睡觉。
两个建议让孩子更有自制力
既然用以控制自己,进行那些虽然“艰难”,却有意义的事情的意志力,是一种会被损耗的资源。那么盲目地给孩子制定需要长时间去坚持的日程,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在高压下的“自律”也是一种伪自律,这也是为啥我们的孩子在结束十年寒窗苦读,到了大学阶段总有人会放纵的不像样子。那么该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呢?这里有两点建议供各位父母参考。
好钢用在刀刃上
对于大脑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而言,控制不了自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们的意志力可能只有那么一点,不足以支撑完成很多需要控制自己的事情。此外,在很大的压力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都会耗费孩子的意志力。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判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帮孩子给事情排个序。疫情期间我家的两个孩子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甚至比平时上学更繁忙。
但更不容易的是,他们还处于一个充满诱惑的环境中。每天我们都会一起列个todolist,只要前三项做到,后面的不是必须完成。而且会尽量地收起那些“干扰物”节约孩子的意志力。
将行动化为习惯
看过一个TED演讲,主讲人认为如果一件事情坚持一段时间,形成习惯,就不需要前额叶皮质额外分出意志力去坚持了。就像是一个常年跑步的人,一定不会觉得跑步还需要坚持。但是对于一个刚开始进行慢跑的人,前21天如何坚持,就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帮孩子将某种有益的行为,联系奖赏机制化为习惯,就可以把有限的意志力放在别的地方,培养新的习惯。
凌晨妈妈来叨叨:
比起孩子在监视下乖乖地完成手边的任务,我更看重的是他们将事情分出先后的能力。可能正是因为没有过度高估一个10岁孩子的意志力,反而能心态平稳地接受哥哥的的小放纵。毕竟我们不可能永远做“陪读父母”,孩子早晚要学会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意志力。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坐不住的孩子是专注力差吗?父母做好这几件事,是对专注力的保护
总发脾气的妈妈,与好脾气的妈妈,养育出的孩子差别很大
最容易养出幸福孩子的三种家庭,生活在其中,是孩子的幸运
参考文献:Baumeister,etal.().Egodepletion:Istheactiveselfalimitedresourc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