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每日甘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朝霞王煜宇
冬日兰州,*河水清波碧,空气清冽舒爽。*河之滨的“甘味”品牌中心外围的那一抹绿,格外耀眼,为兰州市南滨河路增添了几分生机。
“甘味”品牌中心内,蔬果药材流青溢翠,谷米杂粮颗粒饱满,掐丝珐琅色彩斑斓,敦煌壁画古韵悠长,醇香的“甘味”农产品与丰富的文创产品多彩相映、交融生辉。
“甘味”品牌中心里的盆栽橄榄树。
地道“甘味”醇香绵长
“甘味”品牌中心是贯彻落实省委省*府大力实施“甘味”品牌战略要求,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由甘肃农垦集团筹建的展示“甘味”形象、传播“甘味”文化、体验“甘味”美味的一站式综合性平台。
放眼望去,整个主题馆呈绿色格调,柔和清新,体现了甘肃厚植清洁环境、发展绿色农产品的理念。
步入一楼大厅,迎面是一盆枝叶青翠的橄榄树,枝叶间结着一颗颗小果子。“橄榄枝象征着和平与友谊,橄榄树不仅是友谊树,而且是健康树。”陇南陇锦园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金平介绍,橄榄树抗旱耐瘠、四季常青,用橄榄果冷榨成油,经萃取、沉淀、过滤成橄榄油,被誉为“液体*金”。
王金平正在布置展台。
“甘肃是牛羊产业发展的最佳适应区,牛肉鲜嫩营养,羊大多属于放养、肉质细腻不膻……”牛羊肉产品展区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据介绍,天祝白牦牛是甘肃“独一份”农产品,平凉红牛是我国唯一的活牛类商标品牌,甘南牦牛、河西肉牛、甘加藏羊、东乡贡羊、靖远羔羊也是知名区域品牌。
我省牛羊主产区在做好销售新鲜肉品的同时,将牛肉、羊肉深加工成拆袋即食的零食,鲜香麻辣的牛肉干、冻干酸奶酥、藏式奶茶、酥油茶……展厅里的每一件农产品都充溢着浓郁的民俗风味,丰富了人们餐桌,也为“甘味”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
“甘味”品牌是甘肃特色农产品的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是一个开放共享的三级体系,包括省级品牌、地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目前从全省遴选了两批60个区域公用品牌和个企业商标品牌。“我们以甘肃‘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布展,一楼展区内入驻了多家甘味品牌企业的多种农产品。”解说员介绍。
讲解员进行讲解。
多彩“甘味”精英荟萃
展区里的“甘味”农产品丰富多样,它们来自山地,来自大漠,来自戈壁,也来自绿洲,就像从各界遴选出来的精英,荟萃成一支队伍。
在苹果和地方特色产品展区,映入眼帘的静宁苹果鲜红圆润。“酸甜可口、美味有营养是静宁苹果最大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吃遍天下苹果,还想静宁苹果的原因。”讲解员说。静宁县位于*土高原上苹果种植的*金生长带,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香、甜、脆、外观好”是多年来静宁苹果留给食客的印象,也让静宁苹果成为全国富士苹果的标杆。
展厅里来自天水面积最大的元帅系苹果——花牛苹果,作为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相媲美的世界三大名果之一,外形与蛇果相似,口感上比富士苹果多了几分松脆感。
马铃薯展区。
步入马铃薯展区,在环形展架前,一竹篮沾着泥土的马铃薯分外惹人注意,“众星捧月”般在展区中心,周围展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淀粉制品、方便即食的红油面皮、曲奇饼干……一系列马铃薯加工产品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味蕾。
马铃薯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是旱作农业区深受欢迎的农作物。“咱们省有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也是全国主要的薯条、薯片的原料产地。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口感香糯。”讲解员边走边说。
走出马铃薯产区,记者看到,从米面粮油展区走出来的顾客,购物车里装得满满当当。“河西走廊气候昼夜温差大,土壤以沙土为主,灌溉多用祁连雪水,产出了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的天然优质小麦。用优质小麦加工的面粉不仅筋道,还可闻到小麦的清香。”讲解员还介绍,临夏二阴山区的菜籽、会宁等中部旱作区的胡麻、天祝等高寒山区的藜麦等,生产的油粮也是营养丰富、品质优良。
店内满载而归的顾客。
中药材展区人头攒动,当归、*芪、*参、板蓝根、半夏……各类药材及全株标本,应有尽有。甘肃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岐伯故里”之称,岷县当归、渭源*参、陇西*芪等10个大品种药材在全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文化“甘味”意蕴厚重
顺着楼梯走上“甘味”品牌中心二楼,融合农文旅的文创展区、体验品鉴区、数字沉浸展区等,凝结着浓浓的乡愁文化。
“甘味”掐丝工艺品。
“甘味”文创展示区内,一排排精美的掐丝珐琅工艺品陈列整齐。展架中心,摆放着做工细致的“甘味”标识,周围陈列着“丝绸之路”、“月牙泉”、“敦煌飞天”、“七彩丹霞”……每一幅作品都惟妙惟肖,针线紧密,金丝绕边,色彩鲜明,这样的手工活自然天成,令人惊叹。
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甘味”掐丝珐琅。
相邻展架上则是“货真价实”的“农产品画”。工匠们将实实在在的农作物晾干后,精心搭配摆样,不同颜色的作物交织搭配在一起,让原本印象中辛苦的田间劳作,多了几收获时甘甜的味道。这样的农作景象嵌在一方小小的画框里,不仅别出心裁,也携带了另外一种美的感受。
墙上的敦煌壁画,涉及白牛、耕作、推磨等题材,展示了甘肃渊源流长的农耕文明。更有趣的是,大家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