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午餐考量社会良心
在贵州纳雍县兴发小学,学生们的午饭大多都是土豆。天气暖和时,学生在家中将土豆煮熟再带到学校,中午将就吃。但到了冬天不能吃冷的,学校便在教室里烧炉子,一是让学生能烧生土豆吃,二是下课后学生有个取暖的地方。10岁的小娟对说:“土豆好带,再说家里也没有其他(食物)能带来。”据贵州省山区希望工程基金工作人员介绍:“在贵州,像兴发小学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中国新闻1月3道)黑屋子、土炉子、漫长的山路、土豆的午饭,即便已经存在了50年,但兴发小学的现状还是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如今,当众多城市家长为孩子因营养过剩成了“小胖子”忧心不止时,兴发小学这样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却面临着严重的营养不足。因地域等造成的经济条件、物质水平的差异,是这种悬殊对比出现的主因,但如此情况能够长期存在并且看不到改观的任何希望,就不能不说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出了问题。有人说,看一个家庭是否整洁就看它的厨房,看一座城市是否文明就看它的公厕。而看一个国家是否有希望,就应该看这个国家的希望—孩子。“土豆好带,再说家里也没有其他(食物)能带来”,这是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家庭现状;“在贵州像兴发小学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这是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受调查学生中12%发育迟缓,72%上课期间有饥饿感。”这是我们中西部地区孩子们的身体现状。而面对这些,我们的解决办法竟然是“面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筹集善款”、“呼吁人们通过淘宝店认购爱心午餐”和“希望社会各界能广泛关注贵州省希望工程基金会”。近来发生的几起校车安全事故,在让人们无比痛心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在农村学生上学难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土豆午餐等问题也曾被提及并报道过,大概因为没有安全事故那样触目惊心,所以一直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但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营养问题的重要性并不逊于校车安全问题,再联想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在教育方面存在的校舍安全、师资力量等问题,哪一个都让人触目惊心。据教育部门测算,若为全国所有中小学校配齐校车,需要4600亿人民币的财*投入。虽然比不上“三公”消费,但要如此投入显然不太现实。而且即便能够如此实施,也未必能根治校车安全问题。同理,即便国家在此基础上再投巨资解决学生营养问题,也未必能使我们的教育现状得以根本改观。但面对存在已久的现实问题熟视无睹,却寄希望于民间的自觉和自发;面对我们未来的希望麻木不仁,却寄希望于将来的理解和回报,只会是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希望营养过剩和土豆午饭自行均衡,就像期待洪水灌溉沙漠一样不靠谱。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对学生、对孩子的态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良心的真实反映。因为没有希望,就没有未来。赞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