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生产环境优化、生产过程追溯、农产品监管等方面狠下功夫,力促农业转型升级——
“放心农场”成品牌现代农业上台阶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十九大报告中占有很重的分量。近年来,我市举全市之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放心农场”建设为抓手,全力助推农业现代化。“国家和省委、省*府支持我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尤其是赋予了我市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功能定位,这在赋予我们*治责任的同时,更是给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各级*委、*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全力支持放心农场建设。”全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陈勇的话掷地有声。
两年的时间过去,“放心农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评价得分77分,已经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市委、市*府坚持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出台了《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年)》,并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
与中建材和青岛浩丰合作建设的智慧农业大棚项目启动,临邑县首个项目已接近竣工投产;
整建制建成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主食产业化稳步推进,目前,13个项目正在建设或投产;
德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
……
这份成绩单,既彰显了我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省*府决策部署的责任担当,也进一步坚定了我市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决心、信心。
上下“一盘棋”,凝聚“一股绳”合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多年来,我市把农业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扶持。特别是被确立为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后,农业更是被寄予厚望。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怎么建、如何把我市农业做大做强成为摆在市委、市*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年10月10日,我市提出“举全市之力打造周边城市‘放心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方向明则道路清,打造“放心农场”让农业各项工作犹如拨云见日,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稳步推进。
随后,《关于加快京津冀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打造周边城市“放心农场”的意见》《德州市现代农业建设十大工程责任分工方案》《德州市“放心农场”评选管理暂行办法》《德州市“放心农场”考核办法》等文件相继出台,全市“放心农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放心农场”建设有了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德州农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必然路径。今年4月,由市*府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规划》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安排。其中,打造“放心农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被赋予重要地位。为加快推进“放心农场”建设,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召开一系列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多次赴县市区实地调研,对“放心农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并率队赴荷兰、以色列等国学习考察,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智慧农业大棚项目,打造德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
副市长董绍辉先后20余次主持召开市京津冀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推进组成员会议、市放心农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农业转型升级;先后6次专门召开县市区*府分管负责人会议,逐一调度、分别指导,推进现代农业和“放心农场”建设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市*协坚持将全市“放心农场”和京津冀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分别连续将其列为年度重点议案、协商提案,进行视察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协同推进工作开展。
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蔬菜办、市水产办和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等15个市直部门分别制定了相关产业“放心农场”的规划、*策、措施,各县市区*委、*府也都瞄准京津冀市场,立足自身优势,明确了任务和方向。
全市上下凝聚起“一股绳”合力,“一盘棋”抓“放心农场”建设的大格局逐渐形成。
创优生态环境,坚持绿色生产
“只有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保障,‘放心农场’建设才能顺利推进,‘放心农场’品牌才会有说服力,德州农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陈飞说。
近年来,我市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全力解决污染农业、农业污染问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加快水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等工作,在我市均有大力推行。
水是农业的命脉。今年4月,《德州市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出台,提出“以水为脉,水绿相融,河固水畅”的总目标,全力建设碧水德州、生态德州、绿色德州、美丽德州、水安德州。“河长制”即由各级**负责人担任河长,以解决“九龙治水”难题。
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确保每条河流、每个湖泊和每个水库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目前,各级河长已陆续“走马上任”。全市还实行了排污许可管理,推进工业源全面达标排放;实施再建千亩湿地计划,开展重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试点。全市高标准新建农田林网35万亩、储备林基地10万亩,植树万株。
治理外部环境的同时,防治“农业污染”工作始终在加速推进。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化肥、农药用量,促进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年,全市农用化肥折纯量下降了6.8%、农药使用量下降了2.5%。农牧业方面,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环境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在我市“两手抓”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更加稳固,为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强新型经营主体,壮大中坚力量
当前,“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是农业生产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指明了方向。
我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确实权、颁铁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始。目前,全市已确权承包耕地.85万亩,土地流转面积.9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的39%。资金支持方面,累计落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省级以上财*扶持资金多万元。
土地确权登记、*策资金注入,让一大批规划起点高、建设标准高、管理效率高、示范水平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起来。全市共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家庭农场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家。
手中的土地少则几百亩、多则上千亩,开展规模经营,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着种植、喷药、收获等不少难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推行解除了后顾之忧。齐河县齐立新农业服务公司是我市规模最大、综合社会化服务能力最强的农业服务公司,公司拥有各类耕种设备、植保机械多台套。其中植保防治能力包括飞机防治,作业能力每天达到10万到15万亩,耕种能力每天达到2万亩。
目前,全市发展各类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个,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个,植保机械台套,日作业能力35万亩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内外合作齐发力,农业转型添引擎
农业要转型,必须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我市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放心农场”建设增添了新引擎。
我市与京津冀地区农业合作交流由来已久,自年10月以后,这种合作交流向着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副市长董绍辉多次赴京与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协会、首农集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组织机构进行对接交流、洽谈合作。“放心农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也主动“走出去”“引进来”,达成了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市农业局与首农集团协议在北京城区范围内建设家社区农副产品连锁零售店,市粮食局与国家粮科院合作共建“粮油加工与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武城昌盛日电、平原中节能光伏农业、禹城华大基因集装箱养鱼、广东温氏集团百万头生猪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我市。
一座既不沿海、又不沿边的中小城市,如何参与农业国际合作并取得实效?我市以丰富的农业资源、务实的合作态度、优惠的扶持*策,吸引了一大批国外*府机构、跨国公司、科研院所来德扎根。
引进荷兰技术建设的智慧农业大棚项目最值得称道。该项目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规划设计,采用*府扶持、社会投资主体投资建设模式,由浩丰(德州)现代农业发展公司运营管理,计划在我市建设30个单体面积超百亩的智慧农业大棚。目前,临邑县首个智慧农业大棚项目主体已经竣工,预计11月份投产,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齐河县项目也在扎实推进。此外,我市与德国巴斯夫集团共同创立了中德现代农业创新中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协议共建中荷农业技术卓越中心;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与美国雅培公司共同投资的醇源牧场有限公司奶牛养殖项目落户我市,总投资2.99亿美元,成为我市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统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才能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农业局局长郭平银说。
质量品牌两手抓,提质增效有动力
“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质量和品牌建设,建设‘放心农场’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做强农产品品牌,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全市首批“放心农场”授牌仪式上,市委书记陈勇这样强调质量、品牌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德州维多利亚农牧有限公司是首批被授予“放心农场”品牌的企业之一。其牧场采用德国80位转盘挤奶机、美国粪污固液分离机等世界先进设备,同时,有国内外先进检测仪器对产品实时监测,保障了奶产品品质,奶品乳脂率、乳蛋白等指标全部符合并高于国际标准。年公司获得欧盟法国Afnor标准认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该认证的乳品企业。公司董事长赵录表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现,必须珍惜和培育。”
像维多利亚农牧有限公司一样,此次评选出的首批23家“放心农场”,都是展示我市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活样板,均以质量、品牌胜出。
品牌的基础是质量。年初,我市印发《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计划投入万元,用两年时间将我市整建制建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和追溯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始终稳定在96%以上。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达个,认证总面积达万亩,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70%。
品牌“叫得响”才能俏市场。在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要想在同类农产品中脱颖而出,农产品的品牌打造和立体传播尤为重要。
自年起,中国(德州)对接京津冀优质农产品博览会连续两年举办,吸引了全国各地多家优质农产品参展商和采购商参会,交易额均在10亿元以上。
自年起,我市连续两年组团参加北京国际优质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在签订诸多购销协议、达成购销意向的同时,通过北京卫视、北京新闻频道及央视《大国食安》栏目,播出了我市参展情况,在北京引起巨大反响。交易会结束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50多家参会采购商、经销商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洽谈合作事宜。
副市长董绍辉表示:“抓好农业供给侧改革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不断巩固提高京津冀优质农产品市场供应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