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年教育事业不断进步,70余年教育改革纵深发展。我国用了70年的时间,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基本解决了“学有所教”问题,但“学有优教”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择校热、课外辅导热、天价学区房等问题还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是当前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破解“大班额”“择校热”等热点、难点问题,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全市教育示范区”。
年以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推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名校集团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激发教育系统的良性竞争,以提高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新成立的同济中学教育集团,让优质学校校长统领两个校区,教师干部统筹安排,全区初中学校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封闭管理。同时,从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以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的基本思路,成立了长河小学、德开小学教育集团。
通过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以最大限度优化了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创新了办学管理体制和教育管理机制,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提高了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扩大了优质资源教育覆盖面,解决了区域间优质资源分布不平衡、校际间教育质量发展不充分等矛盾。
“在一个核心机构或品牌学校的牵头组织下,依据共同的办学理念和章程组建学校共同体,在学校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与设施使用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通、合作、共生,进而实现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品牌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这就是集团化办学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意义。”德州经开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部办公室主任王莉说,年,德州经开区迎来了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越来越规范。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有一定的连续性,不管机制改革如何变化,学生是不变的,教育的规律是不变的,基于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德州经开区的教育改革是循序渐进开展的。
集团化办学的模式让资源流动成本更小。尤其是独立法人的教育集团,从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师招聘、教师流动、资源配置、环境建设等,实现了“组织的内部化”。集团学校特别重视品牌建设,采取统一校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等方式,形成统一规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学校管理标准体系、教育绩效激励体系和教育后勤保障体系等自我管理机制。
集团化办学也有壁垒,一所学校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带动的薄弱学校的数量很有限。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谋划发展格局,在做好集团化办学的同时,敞开大门办教育,大力开展多元化合作办学工作,探索多元化合作办学新特色,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享受最好的教育。
年10月29日上午,德州学院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城融合基础教育合作暨德州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小学揭牌仪式在曹村小学举行。此次建设基础教育合作实验示范学校,选择曹村小学作为示范学校,同时,加挂“德州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小学”校牌。德州学院将选派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进驻曹村小学,重组学校管理团队,充实优化教学力量,打造新时代优质特色学校。以德州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小学为核心,以“1+N”模式分期分批建设若干所联盟学校。首批联盟学校为:王庄小学、付庄小学、东城小学、杨庄小学、尚德小学,加挂“德州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联盟学校”校牌。根据发展情况,逐步横向扩大联盟范围,并向学前、中学、职教领域纵向延伸,形成贯通幼、小、中各学段、联通普职各领域的基础教育发展格局。
“在做好与德州学院合作办学的同时,年,德州经开区3所学校又签约成为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项目支持学校,提高了山东师范大学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部教研室主任付丙喜说,德州经开区继续深化与北京八中的合作,依托崇德中学这一合作办学平台,共享北京八中教育集团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育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更多师生到北京研学,选派交流生到北京八中就读,实现了校园网资源共享,远程同步教学、同步教研。
付丙喜说,为充分发挥北京八中优质教研成果,德州经开区现在正在积极探索初小衔接课程,促进中小学的相互融合与共同提升,这一探索在德州市内尚属首例。
德州经开区将举步维艰的民办学校陈雷英语纳入公办教育体制,作为德开小学校区,以优质的公办教育资源辅助盘活特色民办教育,既解决了建成区入学难问题,又丰富了办学形式,满足了群众对教育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德州经开区还引入河北阳光教育集团开设九年一贯制学校,鼓励学校根据教学资源、学生特点的实际情况,创新发展,多元开放,办出特色。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部副部长殷洪华告诉记者,当前德州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已经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也正在逐步完善。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我们经开区打出“组合拳”,对内以“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的方式,实行集团办学,对外积极引进首都、省会等地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赵庆川韩哲信岱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