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门口看戏,山东基层群众有理由自豪。年起,山东按照“*府补贴、市场运作、院团演出、农民受惠”总体思路,由省财*整合中央补助资金和省级相关资金,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会同市、县两级配套资金,支持县级文化部门以*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组织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经过近10年努力,山东全省送戏下乡演出场次由最初的年均不到2万场,年增至12万余场,实现全省行*村全覆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一致好评。
收拾行囊,到群众中间去
8月28日,济宁市微山县的吕蒙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的演职员,一大早就出发,来这里演出。当地乡亲热情高涨,演完两出传统戏,台下叫好声不断。情绪被点燃的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的演员又加演了一场。
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是当地送戏下乡的主力*。光演传统戏,观众总有看腻的一天。剧院主动作为,在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真人真事,创作了山东梆子小戏《运河两岸歌不休》《清澈的爱》《*牛分家》等,深受群众欢迎。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在年,为做好“一村一年一场戏”工作,当地投入资金超万元,送戏到基层约2.3万场次,每个行*村平均6场,演出总场次、村均演出场次位居全省各市第一名。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组书记、局长李艳华介绍,为确保演出效果,济宁市各县区和市直文艺院团采取务实措施组织发动观众,演出时间、地点、内容安排都以观众为中心,每一场演出都尽可能辐射更多群众,在演出前3天至5天实行演出预告。同时,当地各文艺院团合理安排演出时间,为群众观看提供最大便利。
近年来,为推动送戏下乡不断扩大规模、提升影响,给更多基层群众带去更加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山东各地纷纷出台更加务实的保障*策。
比如烟台市各区市加大资金投入和*府购买文化服务力度,年各区市共安排专项资金万元。年潍坊市财*列支近万元购买公益性演出服务,全年共完成戏曲进乡村演出多场,全市个行*村演出覆盖率达%。泰安市年全市共投入资金逾0万元,参与全市送戏下乡团体达个,演出场次多场。
建立制度,督导考核落到实处
过去几年,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调动全市文艺院团、文化馆站、各类文艺团体、庄户剧团,整合市、县、镇三级力量,构建市级院团为引领、县(区)文化馆专业演出队伍为骨干、镇街文艺团队和其他社会演出团体为主体的演出承载体系。
为破解送戏演出“老演老戏、老戏老演”难题,引导基层演出单位在创作优秀剧节目、丰富演出内容、提升演出吸引力等方面下功夫,临沂市年至年实施百部小戏创作工程。
当地文旅部门以市级院团示范、县区院团为主,在全市层面上创作编排部群众喜闻乐见、紧贴基层实际的优秀小戏作品,有效丰富了基层文化惠民演出节目内容,促进了基层创作力量提升。
为确保送戏下乡质效,山东各级文旅部门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模式和清晰规范的工作流程。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原来覆盖率考核基础上,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群众满意度进行专项考核。各市县均组建由分管市(县)领导或市局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配套经费。
济南市不断强化对区县督导力度,市委农办和市委组织部牵头考核,市考评办严抓落实,建立了定期调度督导制度;滨州市完善“前期审核、中期督导、后期考核”工作机制;德州市通过*府招投标方式,选拔余家各类民营文艺院团和庄户剧团共同参与演出供给。
聚焦问题,让惠民变乐民
*的十八大以来,青州市规范*府购买公益演出流程,按照“自下而上、以需定供”原则,对照采购需求清单,实行“群众意见需求征集、演出团队搭台推介、基层采购洽谈下单、主管部门监督指导、第三方随机抽测”模式。
青州市文旅部门根据群众文化需求进行点单,形成“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文化惠民模式,实现惠民演出供需无缝对接,从根本上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国琳告诉记者,持续开展的“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不仅为全省农村送去大量优质文化资源,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更成功培育出一大批城乡文化能人。特别是广大民营剧团和庄户剧团,借助*府购买、免费送戏所提供的市场契机,不断增加造血能力,无论是剧团数量还是剧团演出条件和演出实力均大幅增长,基层文艺工作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庄户剧团已达上万家,部分市庄户剧团达上千家。各级文旅部门以多种形式加强基层戏曲文艺骨干培训,帮助民营剧团、庄户剧团、乡村文化能人不断提升艺术水平。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今后将推动各地各级国有文艺院团发挥引领作用,参与送戏下乡活动,要在作品创作、演出组织、艺术普及等方面树立标杆意识,发挥“传帮带”作用,引领当地民营剧团、庄户剧团提高演出标准化水平。同时,鼓励国有文艺院团与民营剧团、庄户剧团开展“结对子、一帮一”活动,加强对乡村文化能人队伍建设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带动当地群众文化活动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