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闪电深1度三圈之下的荣光与困惑中不
TUhjnbcbe - 2024/3/31 9:05:00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9日讯这次,与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洪涛面对面的是来自高端智库与相关部委的11位专家,涵盖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创新、国土开放、生态文明等多个部门。

面对这些专家,杨洪涛用一句话概括眼下的德州:“一个中不溜的城市”,“既不穷也不富,很有代表性”。

闪电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年上半年中国个地市级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德州位列第38位,比去年同期提高68个位次。

从排名来看,德州位于第二梯队的前半部分,“中不溜城”显然是适合德州的一个定位。

而对参加这次由国研智库、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发起的“高端智库看山东(德州)‘十四五’规划调研行交流座谈会”的专家一行来说,在接近两天的时间里紧密走访德州12家企业,涉及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覆盖德州2市2区1县的行程虽颇为辛苦,却也因此对德州市长提到的“中不溜之城”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对其身处“多圈下交接处”的城市发展现状,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常兴华直言:“德州被几个圈都圈进去了,被圈进去是好事,但是也要防止被这几个圈甩出来。”

如何辩证看待“三圈”之下的荣光与困惑,值得德州深思。

“三圈”交汇处,机遇有多少挑战就有多少

对中国很多城市来说,融入一项国家战略并非难事。但像德州这般同时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山东省会经济圈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个战略叠加区的却不多见。

从倒推的时间中可以发现,年-年对德州来说无疑是融入国家战略的关键5年。

年,德州被正式纳入京津冀经济圈,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列入京津冀国家发展战略的城市,并明确了“一区四基地”的战略地位,即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在年12月召开的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山东提出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随后不久,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动包括德州在内的7市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会经济圈。

而第三个“圈”,则是涵盖沿黄九省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德州也开启了“黄河时代”的新篇章。

此外,根据杨洪涛介绍,德州还是全国重要的交通主枢纽城市和区域物流节点城市,连接华北、华东和中原三大经济区;北接首都经济圈、南望长三角经济圈两大世界级城市群。

有了三个战略叠加区以及区域门户、交通枢纽身份的加持,难怪很多人感叹德州运气好到爆炸。

然而在专家们看来,三个战略叠加区固然珍贵,但机遇有多少挑战就有多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宋紫峰表示,“从划圈的角度来讲,确实各种各样的圈能够划得进来,但是真的落地的角度相对比较少,这可能也是之前制约我们的一些障碍。”

如何化战略机遇为发展机遇,“智囊团”这样解困

“德州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等多个战略叠加区,如何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机遇,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

座谈会一开始,杨洪涛在致辞中抛出的这个问题如一根线贯穿座谈会始终,串起专家们的多角度思考。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黄承梁看来,“各种各样的战略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自我,在抢抓发展机遇的时候也很危险”。他建议德州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德州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来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曲维玺副院长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他说,“去年我们给中山做了一个课题,找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里的定位。”彼时,广州、深圳已经是国内公认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山海底隧道开通后,可以给深圳做后勤保障服务,把深圳的人才吸引在中山住,各方面的消费也是中山的。”专家认为,中山如果定位做综试基地或大有可为。

图/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洪涛认真听取专家发言

座谈会上,杨洪涛还讲到了德州企业的“投资迷茫”。这位曾在山东淄博两区一县先后担任过副县长、区委书记,如今分管德州财政、税务工作的市长对当地经济发展有自己的考量。他表示,“目前德州的企业普遍面临着什么问题?投资没有方向,不知道投什么,我总结一个词是‘投资迷茫’。”

对此,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申祥提出“错位发展”的意见,他认为,从外在环境来看德州要找到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而在内部区县之间的分工上也有错位发展的考量。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提出,鉴于目前德州“工业向园区进行集中,人口向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乡镇、城镇集中,集中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建议下一步德州在集群发展上下功夫,在创新链上做乘法。他表示,这既有利于德州当地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也为相应的科技资源的产业化、市场化提供对接接口,有助于构建具有德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未来五年的德州发展方向如何,专家提出这几个建议

众所周知,德州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首个整建制“吨粮市”。年德州粮食总产万吨,占山东省粮食总产的14%、全国的1.13%。如今,德州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目前,德州1地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地入选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县,2地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而在未来5年,德州如何从农业大市向强市跨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奇提出具体路径,即提升农业的多种功能、农民的多项技能和农村的多元价值。

闪电新闻记者注意到,加大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集群是此次专家一行讨论最多的一个部分。

特别在走访了德州新能源装备及应用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的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后,专家更加坚定认为,如果把这些企业培育成真正的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的带动作用将会非常大。

图/专家团在德州企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白景明提出,做好营商环境是吸引龙头企业的关键一环,“在行政效率、基础设施、医疗服务、教育方面有亮点的话,可能会更容易吸引企业市场主体过来,更容易吸引人口流动。”

城市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将招才引智的工作落到实处,谢申祥提出新点子,他说,“我们这里有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发展这么好,能不能把山东体育学院吸引过来办一个分校?这样可能有一个协同的效应,进一步地强化产业的发展。”

人才引进来,还得留得住。熊鸿儒提出在引人、留人过程中要创新思路。“全国各地都在抢人、抢项目、抢资源、抢成果,能不能结合本地的禀赋找到合适的成果在这里转化是很关键的。”他认为,“不一定引进越来越多的院士就好,更多还是引入一些真正代表未来前景的创业者、民营企业、新兴的研发主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闪电深1度三圈之下的荣光与困惑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