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飞出“金凤凰”
在后白镇夏王村的田野里,一对残疾夫妻用勤劳用信念向命运挑战,搭起大棚,养殖草鸡,在土地上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这对夫妻就是李玉根、周恒莉。
李玉根是夏王村南神富自然村人,今年38岁。小时候因生小儿麻痹,左腿残疾,后来双眼视膜色度变形,戴着六百度的眼镜,远一点也看不清。妻子周恒莉也是下肢残疾不方便。想到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正值壮年,不能就这样等下去,也不能申请低保过日子,要找个挣钱养家的门路。李玉根家住村子的最前面,门前就是一片岗坡地。思前想后,李玉根拿定了主意,就在家门口发展养鸡业。可哪种养鸡方法好呢?他从电台农村节目中听到苏北地区有人搞起了大棚养鸡,不禁心头一动。于是,他找亲朋好友东拼西凑了25000元钱,在自家门前的岗坡上搭起了一条大棚,今年三月,购买了1000只苗鸡,搞起大棚养鸡。
在本地,大棚都是用来发展种植业,种菜种瓜种花种果,从没听说过用塑料大棚发展养殖业的。李玉根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玉根一心一意地养起大棚草鸡。
白天上岗坡吃草吃虫,晚上进大棚恒温保暖。一方面觅食环境好食物丰富,一方面“居住”条件好有利生长。他介绍说:“有了大棚,再搞好防疫,苗鸡成活率高达92%到95%。提高成活率就是提高效益。”李玉根三月里捉回的第一批苗鸡现在已经陆续上市,到5月中旬,已卖出360多只鸡,平均每只近30元,净利润在3.5元左右,纯收入1300元上下,等全部出售完,第一批鸡的净收入能达3500元。
据了解,4月下旬,李玉根又购进了2800只苗鸡,目前鸡的存栏量达3300只。他说按现有的能力一年只能饲养10000只左右,他想把养鸡业发展壮大,就是缺少投入资金。如果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他将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再建一条大棚,把鸡的饲养量扩大到每年30000只。他说:“我们夫妻俩虽然身体残疾不便,但有信心在家门口的土地上创业致富,扩大养殖规模,让大棚里飞出‘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