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日起对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这为我们重新审视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大陆提供了机会?
离开非洲前,我无数次地思考,回到中国后如何回答亲朋好友们一定会问我的那个问题:“非洲到底什么样?”
我是向他们描述埃塞俄比亚贫民窟里一眼望不到边的铁皮房,还是非洲小国副总统的一顿奢华晚餐?是贝宁大超市里让人眼花的法国红酒,还是多哥巫*教市场上堆成小山的猴子脑袋?是埃及机场里明目张胆向我索要“小礼物”的安检人员,还是将我丢失的录音笔交到我手中的乌干达会场服务生?
(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外向游客兜售纪念品的马赛人)
非洲似乎充满了这样让人无法理解的“矛盾”:
a,几百万人被屠杀的理由仅仅是因为生来属于“错误的”部族;
b,以拥有狮子而出名的国家里,大部分国民没有机会亲眼看到狮子;
c,世界上*事*变发生率最高的地区竟然拥有民主最忠实的追求者和拥护者;
d,既有以食人肉为乐的暴君,也有靠“种树”改变千万妇女命运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如果非要我说说“非洲到底什么样”,我会借用在非洲长期工作?生活过的美国记者大卫·兰姆的回答——它和你想象得很不同?
无怪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要在其一份非洲专刊开篇处写下这样的话:“非洲:不论你对它的印象如何,不妨重新思考一下?”
我们对非洲的误解实在太多?“去非洲做记者?那里能有什么新闻啊?”“小心那些光屁股的野人!”“非洲人喜欢骗人!”“穿衣一块布,吃饭上大树,发展靠援助,说话不算数!”我身边的中国人这样评价非洲?
“又穷又乱”“又脏又热”“蚊虫肆虐”“武装*变频发”“*府腐败?*客贪婪?人民愚钝”……越是没有到过非洲的人越能向你绘声绘色地描述那里的境况——那是他们想象中的非洲,那是在种种传说?新闻报道?臆想和偏见共同构筑起的非洲?
我曾就中国人对非洲的“迷思”——那些广为流传却又不是事实?或者不全为事实的看法——整理出了24个我们误读中的非洲,包括:
1,强盗劫匪横行的非洲;
2,没有国家概念?原始落后?一盘散沙的非洲;
3,笃信巫医的非洲;
4,奉行邪恶法术的非洲;
5,贪婪的?只会伸手要援助的非洲;
6,蚊虫肆虐?肮脏多病的非洲;
7,一选就乱?不配享有民主的非洲;
8,到处是羚羊?遍地是狮子的非洲;
9,没有时间观念?懒散的非洲……
如果你认同以上的一种或是几种非洲的概念,那么我想告诉你,真正的非洲和你想象的完全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还没有认识到这些不同是因为我们不屑于了解非洲?Facebook创始人和CEO马克·扎克伯格说过:“比起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非洲人,你可能对家门前快要死掉的一只松鼠更感兴趣?”
(埃塞教堂外的祈祷者)
提起非洲时,大部分人还满足于谈论《新闻联播》里的“我国向非洲饥荒地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动物世界》里的“在非洲茫茫大草原上”,最多加上北京公交车上钻石广告中戴着大钻戒的非洲女人——这样描述非洲最省事,也最不容易和身边人对非洲的认知发生冲突?
(内罗毕城区全景)
而那个在过去10年里经济发展增速几乎等同于亚洲的非洲了,那个拥有世界上消费水平最高城市安哥拉的非洲,那个加蓬?毛里求斯?塞舌尔?南非这些人均GDP超越中国的国家所在的非洲似乎都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印象里的非洲?
而那些拿着一本肯尼亚《劳动法》为了一天的假期和外国雇主据理力争的清洁工?那些贫民窟里“出入无完裙”却要在参加新宪法公投前买一本宪法草案认真研读的无业者?那些饿着肚子也不愿吃犀牛?斑马这些“丛林肉”的人们似乎也不应该出现在非洲?
(贫民窟等待选民注册和新宪法公投的队伍。老人拄着拐杖来投票,拼不出自己名字的无业者骄傲地站在队伍里,穿不起裤子也要买一本宪法草案和人讨论。他们关心*治,关心国家)
那是一个不同的非洲,和我们的想象不同的非洲?
要发现“不同”?破解迷思,就需要走进贫民窟里,看到那里衣衫褴褛的人们聚在树下激烈讨论国内*治;需要与宣称自己“包治百病”的巫医真诚交谈,听他讲“人与自然的平衡”;需要在国会大厅的混乱之中留心观察,发现其间隐藏着的民主秩序;需要探秘破旧的索马里人街区,感触那里隐藏着的巨大财富……
(桂涛撰文/摄影?作者为新华社记者,曾常驻非洲,著有《是非洲》。贾钊编辑)
(图为漫画:桂涛在非洲。作者Gado,是中部非洲和东部非洲最有国际影响力漫画家,肯尼亚最大报纸Nation专栏作者)
非洲只是一个国家?
在我们最普遍的误读里,整个非洲只是一个国家?我们从肯尼亚或是津巴布韦旅游归来,会和别人说:“我去了非洲?”
但不要说北非阿拉伯世界和“黑非洲”的天壤之别,也不要说四季如春的内罗毕和终年高温的巴马科的迥异,在几乎每一个非洲国家,出了首都,就是另一个世界?一次旅行只能让你见识非洲很小的一部分?
(因为地处海拔多米的东非高原,内罗毕的气候四季如春,气温始终在15-25摄氏度之间,鲜花终年不败。许多人想象中,非洲终年炎热。但在地处赤道的内罗毕,9-12月最冷的时候,甚至需要穿一件薄毛衣,最热的时候也无需空调。)
所以,当我们要开始谈论“非洲”时,应该明确我们是否实际上是在谈论非洲的一个国家或是地区?
这样,盛产石油的只是北非和几内亚湾诸国,盛产钻石的只是南部非洲的几个国家;东非既有战火纷飞的索马里,又有安全稳定的卢旺达;南部非洲既有抢劫案高发的约翰内斯堡,也有宁静美丽的温得和克;既有全国只有一所大学的博茨瓦纳,也有世界上手机银行最发达国家之一的肯尼亚?
(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的标志性建筑大教堂)
但当我们意识到“非洲由54个不同的国家组成”时,更多的误读又随之而来?我们认为:肯尼亚人善于奔跑?埃塞俄比亚人喜欢用木头盘子把嘴唇撑大?刚果的丛林里生活的都是不到一米的矮人……
“部族”比“国家”更有意义
如果在非洲生活过,你会很快发现上述描述的错误:善于奔跑的只是肯尼亚的凯伦金部族,喜欢用木头盘子把嘴唇撑大的只是埃塞俄比亚的莫西族,刚果丛林里的矮人只是姆布提等几个部族中的部分人……
由于历史原因,在今天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部族”比“国家”更有意义?
(大树下悠闲读书、聊天的肯尼亚大学生)
以肯尼亚为例,许多人只有身在外国时,才会将自己介绍为“肯尼亚人”?而在国内,他们首先是基库尤人?凯伦金人?康巴人?路亚人,其次才是肯尼亚人?部族是高于国家的身分标识,毕竟“国家”的概念在非洲才存在了40年,而“部族”则是千百年来非洲人身分的中心?整个非洲的个部族就好比是个真正的小国家?
在部族视角的审视下,我们就能读懂一些曾经被误读的非洲“怪事”:导致万人死亡的卢旺达大屠杀是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矛盾积*,并非卢旺达人天生嗜血荒蛮;非洲普遍存在的对犯了错误的领导人不加追究的“免责文化”,其实是由一个部族内对那些为本部族争取利益而触犯其他部族利益领导者的保护延伸而来,并非非洲的法律原始荒诞?天然存在漏洞;许多非洲人脸上自小就用刀划出的各样花纹?线条其实是他们用以区分不同部族的“部族伤疤”,而非出自野蛮的自虐传统?
(贝宁一个达荷美族妇女脸上的部族伤疤)
如果再进一步,对凯伦金族的奔跑传统和莫西族撑大嘴唇的传统追本溯源,你会发现,它们实在是没有那么匪夷所思:生活在东非大草原上的凯伦金族只有不断奔跑才能躲避野兽?猎取食物;莫西族将木盘子塞入嘴里?撑大嘴唇最初动因是为了让奴隶贩子觉得自己难看,而躲过被奴役的命运?
(马拉维湖边的渔家孩子)
如果你带着相同的耐心和宽容,把非洲人的种种举动放在那片大陆的传统和现状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看,你就会对自己原本的许多误读惭愧不已?
想想吧,生活在一下雨就停电的铁皮房里,穿的全是小摊上买到的欧美人穿剩下的二手衣物,每天步行两个小时去工作,辛苦工作一个小时才赚几块钱,出门走两步就一身汗……这其中任何一项如果发生在你身上,都能让你的想法和行为变得“奇怪”起来?
(雨后,烂泥地上踢球的孩子们。他们身后就是基贝拉的铁皮房子。)
中国与非洲没有那么不同
同样,如果你把非洲的选举乱局?资源越多发展越难的“能源诅咒”或是*府腐败与这片大陆被殖民的历史以及世界大国在这里的势力影响结合起来看,你就会发现“奇怪的非洲”并没有那么怪?甚至,世界上相隔最远的两个文明——中国和非洲——也没那么不同?
比如,一个喀麦隆舞蹈家发现:中国的太极动作可以在喀麦隆民间舞蹈中找到,非洲人从大地上汲取力量的跺脚舞蹈动作也在中国傣族?藏族的舞蹈中也有所体现,中国和非洲的舞蹈中也都有与神灵沟通的抖动?扭腰……
(也许,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将学习如何“与龙共舞”)
再比如,谚语凝聚劳动者的智慧,体现生活的哲理?而中国与非洲正是世界上出产谚语最多的两个地区?(桂涛撰文)
(置顶图为非洲的一颗合欢树。这样的树在非洲地区十分常见。传统上,人们在树下围坐,开始议事评理,合欢树下是非洲民主的发源地。)
分享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