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简称PBL)
Project-basedLearning
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的项目,通过学习者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等方式开展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
为开拓教师视野,厚植教研沃土,搭建成长平台,多措并举探究前沿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湘师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拟开展“行知教育大家讲坛”系列活动。
4月6日晚,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湘师实验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行知教育大家讲坛”第一期活动在线上隆重启幕。
浙江大学李艳教授
主持会议
湘师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全体教师、省城乡教育结对共同体学校全体教师、区义务教育城乡互助教学共同体学校全体教师、四川旺苍东西部协作结对学校教师、浙江省对口结对丽水龙泉结对学校教师以及各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线上论坛。
专家名片——董艳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和科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董艳教授从理论高度剖析项目化学习,旁征博引,辅以项目式学习实施的典型案例,具体可感地让全体在线教师明白了何为“真实性学习”。
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有七大关键步骤:
一是规划探究主题。二是形成项目学习小组。三是确定项目任务。四是制定主题探究计划。五是实施计划。六是展示与评价。七是归档或结果应用。
董教授还强调要保证项目式学习“以终为始”的原则,尽早制定学习产出和评价标准,重视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评估过程注重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运用、评价指标体系细致、多元,始终牢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及时对项目实施进行反馈、优化。
专家名片——孟南希
美国北德州大学教育技术博士,高级讲师,美国国家STEM教育中心认证教师培训师。
孟南希博士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揭秘PBL跨学科设计和PBL多元评价。在讲座伊始,便提出了“灵*四问”——设计跨学科项目意味着什么?在我自己的学科内能设计成跨学科学习项目吗?我怎么设计跨学科学习项目?我怎么和其他教师合作来开展?
随后,孟博士从不同视角,结合实际案例,为老师们归纳总结了三个法宝——“小太阳”法、“推己及人”法和“老带新”法。
思
PBL因其能促进跨学科学习、合作探究与动手实践等多种高阶能力发展,促进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等优势,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两位专家的讲座内容丰富,与会老师们受益匪浅,积极学习思考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感悟。
/线上听课/
听课
记录
四川旺苍老师组团听课
问
吴和平老师:目前开展项目学习学习,学生很容易造成内驱性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老师效能感不强,当产生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以及是否能和某项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开展项目化学习会更好呢?
孟月老师:如果对多个PBL项目式学习任务进行分类,除了从学科看,还可以怎么分呢?以什么标准来分比较好?
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耐心解答了老师们的在线提问。
每次学习的过程,都是一种自我吸收、消化和转化的过程,边听边思,边听边悟。
“
今天有幸聆听教育专家分享的项目式教学的案例分析与基本模式—让真实的学习自然发生,让我受益匪浅。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我想项目式学习无疑是这句话的忠实践行者,对于学生来说,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项目式学习不仅让他们获得真实的学习过程,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契机,是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合数学学科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在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设计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学习始于兴趣,因此项目的主题要来源于真实世界,贴近学生生活。其次是设计项目式学习实现情况的评价工具,把学习过程性评价作为项目式学习的主要评价方式。三是设计项目式学习的活动的实施方案,学习活动的设计强调任务型、结构化。积极探索项目式教学模式,让真实的学习自然发生。
——王文华老师学习心得
听了董艳老师的《让真实的学习自然发生》的报告后,我感受颇多,对于新的教学方式,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的实际理解上,不可能实现